咖啡之於各位,是什麼樣的一個存在呢?!
對於穎而言,跟多數人一樣,並非用來振奮心情、提升精神的飲品,
而是純粹想喝、想嚐味道、想好好享用一番,如此簡單罷了。
前幾日,在高雄中山路上的永漢書局,發掘了這本新刊───
「 sense 」雜誌,為試刊三號版,因介紹咖啡話題,引起穎的注意,
當下猶豫半晌,並沒有購買,接著昨天拔除智齒前,至大立精品館,
7F 誠品書局又瞧見它的蹤影,思考一會兒,將它拎到櫃枱結帳、入袋。
穎非常喜愛沉迷於閱讀中的感覺,尤其是雜誌類的刊物,
往往豐富的文字內容,夾帶著精心搭配組合的圖片,視覺效果滿點!
特地修改引用,這篇專輯報導的主題───一杯咖啡、一段好時光。
「這次我們來聊聊關於咖啡、空間、人。
也許你不喝咖啡,但也許你會想去坐坐,與它還有自己相處一下,
因為一間咖啡館就是一種個性,跟人一樣。
坐了又怎麼樣?不怎麼樣啊,真的是咖啡館而已,沒什麼,
你不會坐久了就變成文青或哲學家,
那種地方就是要讓你去發呆、分心、關心莫名其妙的小事,
還有,天冷時喝上一口熱咖啡,順便暖手而已。
真的,沒什麼好大驚小怪,也不用過份期待有什麼感人肺腑的故事。
去坐坐,你會知道,好舒服。
那才是最立體的感覺。」
邊在大立精品館 7F 誠品書局旁的 Lin Go 烘焙坊、邊瀏覽甫入手的讀物,
看到此段文案,內心有股附和不已的感嘆,沒錯!
有時候,不單純僅為享受咖啡香味,而是在感受現場的氣氛。
獨自一個人相處,反而能夠靜下心來,好好思考、觀察週遭、寫寫文字,
如同文案所言,並不會因此成為文青,或者哲學家等人物,
但,就是給予自我一個空間,沉澱也好、發呆也罷……
「如果我不在家,就是在咖啡館;
如果我不在咖啡館,就是在往咖啡館的路上。
───Peter Altenberg」
這句話很有意思,穎先前於高雄美麗島捷運站附近的「咖啡林咖啡」,
享用熱卡布奇諾時,店內架上有本專門介紹咖啡的讀物,
也有寫到這一段,不難猜想,該位老兄是為狂熱咖啡者。
Peter Altenberg(1859-1919),原名Richard Engländer,奧地利作家。
這段文字,出現在左岸咖啡的廣告裡,
Peter Altenberg是十九世紀的一位詩人,
他把咖啡館當第二個家,他不在咖啡館,就在往咖啡館的路上。
而這個咖啡館,就是維也納著名的中央咖啡館(Cafe Central)。
據說 Peter Altenberg 每天一醒來就到Cafe Central報到,
在那裡吃飯、喝咖啡、看報紙、跟其他文人聊天、創作、打盹,
幾乎一整天的時間都呆在這裡,因此大家都稱他為「Cafe Writer」,
據說他連過世的時候都是在Cafe Central被人發現。
因此,現在一走進Cafe Central大門,
Peter Altenberg的人像和他最愛的桌椅就放在門口,
守護著這個他最喜愛的咖啡館,永不離開。
比較令穎遺憾的是,絕大部份的雜誌報導,均以北部為主軸,
南部其實也有不少好的咖啡店值得推薦,包括「咖啡林咖啡」、
「 always a+」……等等,而且,其點心、套餐、三明治等,
也皆為搭配咖啡口感上,相當值得一試的組合。
或者像大眾品牌「City coffee」、「伯朗咖啡」、「金礦咖啡」等,
較中高價位的「星巴克」、「西雅圖」等等,不妨也給自己一個休閒空檔,
找個位置坐下來,閱讀也好、發愣也好、觀察也好、書寫也好,
享受一個人的好時光吧~~~
下午,牙醫回診前,穎又去晃了一回誠品書局,點了杯那堤(拿鐵),
取出包包內出門隨身攜帶的小筆記,書寫一些事物上去,
望著窗外陰雨綿綿的天候,整個人完全放鬆地、悠哉地發愣著……
穎平常最喜愛點選卡布奇諾,但隨心情或當天情況來變換,
拿鐵為大眾較能接受的口感,而穎在女性比較特別日子中,
將喜歡挑選摩卡來品嚐,也有店家稱為咖啡摩卡、摩卡奇諾等,
冷、熱皆請服務人員以無糖料理,冷飲則多請他們去冰處理;
而女王妹不喜歡咖啡味道,跟大部份人一樣,喝了含有咖啡因的飲品,
當晚不太好入眠,因此,巧克力、可可牛奶系列成為她的最愛。
嘿嘿~~~誰說在咖啡店中,一定非得點選咖啡來品嚐不可,
茶茗類也是受歡迎的飲品,花茶、古典茶、伯爵茶等,也有濃濃醇香,
等候著各位看倌去品嚐一番呢~~~
P.S 南部極少於 11 月還有雨勢,通常 9 月過後就沒什麼雨,
沒想到今年的秋冬之季,南部仍然陰雨連連……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