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學校和在職場上,一定會接觸到不同於自己的人,
同學、同事之類的名稱是免不了的打招呼專用名詞,
所處環境的不一樣,角色也就忒異,
雖然覺得性質差不了多少,但實際上,卻有大大不同的差別。
尤其,從同學變成同事,或從同事變為同學之間,
也有很微妙的不同,這種感覺有點難用以言語來形容之。
同學變成同事的例子,最多是在學校時期,擔任工讀生的那段日子,
穎當初並無打工的計劃,想說大學四年好好唸書及專心參與社團即可,
因那時認識了某位在系辦工讀的隔壁班同學……
兩班許多共同通識課或專業選修會安排在一起,如:通識概論等,
大一下學期開始,數次幫她代班之後,莫名於大二那年成為正式工讀生,
賺點零用金也好,反正一星期兩天晚間班,偶爾代一下日間某些時段,
穎也就誤打誤撞地展開半工半讀生涯,也由於是同學的關係,
很多事情能夠協助就出手,不會計較太多,
無論在課業或工作上,盡量地出一份自己的心力幫忙,
不少事情還能一起提出來討論,雖然這位同學最後讓穎挺失望。
而從同事變為同學的例子,如在職場工作一段時間,想繼續深造,
讀個夜四技或碩士在職專班的人也不少,不過,明顯地發現有些不同,
因為,身旁跟您共同唸書的這個同學,將可能成為您在職場升遷的敵手,
這話很心機、也很世故,但社會上類似的例子比比皆是。
簡單的談論一下心事或公司小事,都可能被當作一個藉機打小報告的事件,
嘿嘿……一起對抗公司不平的人也有啦,當好同學的人也有,
不過,真正的思考一番,如同某些人所言:「職場沒有真正的朋友」這話,
有時候,還真的不無道理所在,因大部分的情況下,
均是表面上的友好,私底下呢,說不定到處跟他人啐啐叨唸著不是。
一些感情比較好的同學,談的來、相處的融洽、接受彼此優缺點……等等,
非常清楚的發掘,他們將不只是同學的代稱,不知不覺中,
是的,就成為了朋友~~~可說是同學的升級版咩!
可是哪,一旦好同學或好朋友轉變為同事,那種角色扮演又是很特別的,
若在工作上沒有什麼大接觸也就算了,如果碰到不時得合作的案子或機會,
經常會被「友情」壓力綁住,這邊通融一下、那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,
全部輪流過一番後,最為難的還是自己吧,會輸在「我們是朋友嘛」!
曾經幫忙同學、朋友或同事介紹工作嗎?
目前,穎尚未有過這樣子的經驗,被友人介紹的機會也沒有,
生活圈子小當然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,而且,您適合的不代表他也適合,
尤其,現今經濟景氣不見得回升,仍舊一堆人沒有找到工作,
或者跟穎一樣,換了第三個工作,全是短期方案,時間一到什麼均沒了,
也有一些高中同學、大學同學或研究所同學,紛紛地在準備公職考。
三月初左右,穎一回到原派遣單位服務,幾位大學同學及研究所同學,
很好,有幾位實在稱不上是很熟,算曾經一起合作過報告的那種交情,
對穎一問再問,平均每個星期都會收到數次電子信件、簡訊、
MSN 連環叩……詢問穎現在服務的單位有無工作哪?穎皆回應實話。
派遣的這家公司,組織結構與福利制度……等,在台灣地區而言,
大概有中上的程度,畢竟養活這麼一群人是很不容易地,
主要也有大集團在背後撐腰著,業績和營運狀況達一定水準不會倒。
大多數的人抱持著有就先做的心情,否則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。
而穎現今服務單位,僅缺門市人員一職,所有行政職皆穩定到不行,
除非有人離職,不然尚無任何機會,加上工作環境佳,道再見的幾乎沒有,
如同之前幾篇穎提過的,若非如玉姐的二寶來報到,穎也沒這個機會,
雖是代理職、工讀生名號、少得可憐的時薪制,但穎也很開心,
至少,暫時這三個月不用煩惱太多,好好地學習及貢獻即可。
穎是學人力資源出身的,目前也從事相關工作職務,
在研究所時期,曾經看過一篇報導,好像是 Cheers 或 Career 的商業誌,
其中有一篇剛好在討論替友人介紹工作的相關話題。
憑著簡單的記憶來分享,這一則讓穎當作參考的議題內容。
喵喵大學畢業後,在某一家公司擔任小助理,幾年的工作經歷下來,
經理認為喵喵做事認真負責,因此將她升為經理祕書,五年過後,
喵喵自認自己的能力有些不足,準備至國外深造一段時間,
再三與經理懇談,喵喵才能夠一圓留學夢,雖然當她回國時,
這份工作可能不會為她而保留,而喵喵也欣然接受。
在徵求下一位新祕書的同時,喵喵向經理介紹了正在找工作的好友咩咩,
經理隨口一問道:「妳能確定她的工作能力跟妳一樣好嗎?」
當下,喵喵呆愣在經理辦公室半晌,無法回答這個問題。
……該位經理的這句話,也令穎感到深刻,替人介紹工作是一回事,
為人做工作上的擔保卻是更大的一件事,結果好或壞,自己均有一份責任。
結果一:咩咩工作能力不錯,經理對她讚賞有佳,認為她跟喵喵一樣好,
或者比喵喵優秀;
結果二:咩咩工作能力平平,但還過的去,不至於造成困擾;
結果三:咩咩工作能力不佳,做不到幾天就因出包而走人;
結果四…………以上,皆有各種的可能性。
各位會不會猜想這篇的報導結論如何?
答案是結果一,咩咩的工作能力佳,甚至比喵喵優秀一點,
使得留學二年後回到原公司海外部支援,且擔任業務秘書的喵喵,
在新上司和舊上司眼中,獲得鼓勵及讚賞。
閱讀完畢,穎立刻想到其他的可能性,萬一弄個不好,別說是做人情了,
連朋友或上司之間的信任都無法保持,僅留下壞名聲的話,挺划不來的。
先前,穎也和如玉姐談論過類似的話題,但尚未說出這篇報導,
當時,穎身旁有幾位同學、朋友們在找工作中,公司仍有工讀生缺職下,
穎隨意的提起道:「嗯……穎有同學也在待業中,一直沒找到工作。」
「她們的工作能力跟妳一樣嗎?」喵的咧,怎麼上司都會問這一句哪。
如玉姐嘆息道:「雖然只是工讀生職缺,薪資、福利少,
但不會好好看待這種工作內容的人,更別提以後當正式員工是什麼模樣。」
當了十年人力資源專員的經驗談咧,越是在乎的人越容易跌倒。
某位人力資源主任的文章也曾經寫到類似的議題,但忘了那一本雜誌了。
「他底下的人資專員介紹朋友進來當業務助理,當年度的業績很好,
只要好好做,不出什麼大亂子是沒什麼大問題,分紅獎金也不會少半毛。」
該主任回憶道:「但是,公司正忙碌的年度,該位業務助理待不到一年,
說是考上公職而自動辦理離職,留下一團亂的業務部及人資單位,
必須在一個月內找到新的人手辦理交接,但每位員工均分身乏術的情況下,
又不得不抽點空出來,招集用人單位準備面試一事。」
事後,人力資源主任找來人資專員詢問,人資專員回應他知道朋友在考公職,
打算一考到就不做了,人力資源主任思慮半晌說道:
「既然如此,你應該一開始就跟我提這件事,何況,身為一個人資人員,
不知道這種事情很重要嗎?花了時間與金錢去培育一位員工,
卻換來這樣子的結果,公司會不會計較損失是一回事,但你要想想,
別人會怎麼看待人力資源部門這個角色。」該人資專員當年度考績並不理想。
慶幸的是,該人資專員因這件事情,在從事相關工作上更加謹慎,
最後,人力資源主任退休的那一刻,毫不猶豫地把管理權交給他。
雖說並不是每家公司都很在意這類型的事件,但仔細想想,
如果公司已經花費不少時間和金錢在培育一名員工上頭,
而那家公司工作環境、營運結構、福利制度及相關措施等等,均有一定標準,
一旦發生這樣的事情,用人單位與人力資源單位將成為上司的炮灰,
以及其他部門閒餘的話題……
再一度詢問,穎會不會幫他人介紹工作哪?
穎的答案很肯定,要視狀況而定。本人現在還是小小工讀生咧,
所以,若有機會的話,其實穎也不排斥替友人介紹一下,
前提是,雙方達成共識,也能夠彼此信任及鼓勵囉!
莫名想起政府方案 22K 就有氣, X 的,那就別叫生育率低啊!
認為 22K 很高的話,人民不生小孩也很高興呀,關政府屁事哪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