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從去年 6 月份過後,搬回家裡住,
穎的生活可想而知的苦悶及無助。
說來有點不好意思,穎家不算小、不算大,卻讓穎想逃……
家裡的二樓本來有 3 間房間,記得小學一年級時搬來不久,
在穎媽及穎爸的討論下,將中間的那間房拆掉,
整個空間地區修改裝潢,在主臥房的角落新蓋了一間洗手間,
從此,穎妹和穎開始生活在一個不到 5 坪大的房間。
穎妹與穎相差 1 歲半,如果以年級來分,就只小穎一屆,
高中時期,穎妹因建教合作班的關係, 3 年來的求學生涯均住校,
週休假日時才回來休息;而穎在大學一年級的時候,
也展開了 4 年的住校宿舍生活,
和其他 5 名或 4 名室友共同運用寢室。
穎升大二那一年,正是穎妹從高中畢業搬回家裡居住的時刻,
加上穎大學畢業後,又到了台南居住求學,這段 5 年多的時期,
改變了穎的在家生活地位,甚至……連個私人空間都沒有。
想也知道,從穎大二那年起,不到 5 坪大的房間成了穎妹專屬區,
去年搬回來前,穎就有此認知了,但沒想到穎妹這傢伙,
顯得太以自我為中心,說她沒有成長也好、 EQ 差也好,
反正這個傢伙怎麼說都不懂,連穎爸、穎媽均任由她耍女王脾氣,
而穎在這個家中,有時想想,比表弟小銘還不如。
老實說,穎那時開始,不再覺得那是自己的房間,
每次穎媽問起物品的擺放、東西的位置……等等,
穎皆以在「穎妹的房間」為回應,也許,在穎妹眼中,
穎這個人就像是借住在她房內,或者這個房間只是睡覺用的旅館罷了,
完全沒有認同這就是穎能夠當作休閒的場所。
在這個小房間內,穎的正式套裝等衣物,不能吊在衣櫃中,
目前僅能放在穎媽房間中的穎媽衣櫃裡;
一些日常生活衣物,如 T 恤、牛仔褲、休閒服等,
全放在一樓浴室前的置物架上,以一個礦泉水的大紙箱裝放著,
其餘冬天的衣物,則以一個大型白色收納盒,
擺放於二樓浴室內的置物架上;貼身的內衣、內褲等等,
是穎妹某日「大發善心」整理了一個三層櫃的第一層,
使得穎這些貼身衣物有地方可以放置。
向來不喜歡和人爭些什麼的穎早看開了,
只是,有時候,言語的暴力比起實際的行為暴力,
更加傷害人,尤其是什麼皆以學會去忍受的穎。
穎妹的生活環境單純,高中時代建教合作班畢業後,
繼續於同個公司擔任作業員,這輩子沒換過其他工作,
不曉得現今工作難找的她,曾經在穎派遣工作將結束前,
大肆無禮的說道:「工作再找就有,不需要那麼委屈。」
想想也對,到現在工作一直找、只是沒人要!
每次只會說穎不做家事、不整理房間之類的無禮話語,
穎做了後,反之更無理的說著:「都不整理!」、「穎會嗎?」
「有沒有做啊?」、「沒有用的人!」、「不知在家做啥?」……
加上脾氣想來就來,完全沒有考慮過他人感受,
上一秒對穎怒顏大罵、下一秒笑嘻嘻的要穎幫忙解決 NB 問題,
這陣子的深切體認以來,穎真的受夠了!
不知從去年的何時開始,跟毛毛相約去吃冰成了一種心情慰藉,
兩人之間,萬一對方有什麼不愉快的事情,
均會以手機聯絡彼此,再一同到穎家後方的渡輪場附近吃冰,
莫名地,這成了一種宣洩壓力及苦悶心情的習慣。
這幾天,穎妹又不知那根神經不對,乾脆對穎不理不踩,
而穎則直往毛家窩,穎妹從沒想過穎的感受,
今日起,穎也不想為她著想,因為那只會苦了自己、委屈了自己。
穎媽從沒想過,要兩人作息時間不同,且有各自物品的 20 多歲女生,
住在同一個小小房間內有多麼苦悶及無奈,
其中一人若霸住了大多數的空間和資源,就如同穎這般,
下場……除了委屈求全外,就是不把這裡當作一會兒事,
穎的認知中,這裡,不是自己的,只是暫時窩著而已,
因此,將不為此花費心思去理會。
日子一久,莫名發現……這是穎的家嗎?
怎麼連自己的空間與物品全部散落在不同區塊,
穎妹待在房間門鎖住時、穎媽在樓上房間看電視時、
穎爸回來於樓下看電視時……那麼,穎要去哪裡找個空間,
讓自己可以自由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?
一直想逃避這裡……連這台小 NB 都是穎妹的,
穎什麼資格請她半夜別再欣賞韓版流星花園到三、四點呢?
留言列表